首页 > 创业百科 > 工作生活 > >300元以下难买真羽绒服?记者调查:300元以内的羽绒服能是真的

300元以下难买真羽绒服?记者调查:300元以内的羽绒服能是真的

时间:2025-10-30 08:33:04 来源:互联网

近期,羽绒服迎来销售旺季。有消费者反映,市场上“300元以下难购真羽绒服”,而一些高端品牌羽绒服售价高达三、四千元。对此,记者采访了解了羽绒服生产成本、产品质量标准等方面的最新情况。

记者从中国羽绒工业协会了解到,羽绒原料、面料和辅料、人工构成了羽绒服生产的核心成本,此外还有设计开发、仓储物流、渠道营销、税费等成本。

中国羽绒工业协会信息部主任祝炜介绍,不同的羽绒原料在羽绒服总成本中的占比有较大区别。根据近期羽绒服生产企业的反馈,鹅绒成本占整件衣服成本约一半,从35%至70%不等;鸭绒成本占整件衣服成本约三到四成,从15%至65%不等。

而根据羽绒服工艺复杂程度、面辅材料的材质档次不同,羽绒原料的成本占比也有区别,大致可估算为30%至50%。比如,不同羽绒服的充绒量不一样,款式、大小、男款女款都有区别。轻薄羽绒服充绒量约50克至80克,普通羽绒服约100克至200克,厚款或者中长款充绒量在250克以上。

根据中国羽绒工业协会对全国主要羽绒产区多家优质羽绒原料企业报价统计分析,以羽绒服国家标准90%绒子含量估算,近两年普通白鸭绒价格每千克约420元至550元、普通白鹅绒每千克约840元至1200元。这只是普通合格羽绒的价格,如果填充的羽绒品质更高,如高蓬松度的羽绒,价格会更高。

祝炜估算,一件羽绒服,假设填充绒子含量90%的白鸭绒、填充量150克,羽绒原料成本约63元至83元,加上面辅材料和人工,核心成本在126元至248元之间,再算上其他成本,一件羽绒服的合理售价不太可能低于300元。如果充绒量更多,或者填充的是鹅绒,价格会更高。

那么,低于300元的羽绒服会是什么情况?祝炜分析,如果没有质量问题,可能存在以下情况:几年前的库存产品;填充量在100克以下的轻薄羽绒服、面辅材料基础款、儿童款;填充羽绒绒子含量为70%、80%以及灰鸭绒合格品(灰鸭绒价格比白鸭绒低一点)。

由于羽绒是内在填充材料,消费者很难直观辨别产品质量和真伪,不免给制假售假留下可乘之机。去年媒体曝光的劣质羽绒服“以丝代绒”造假乱象,就是打着“绒”的招牌卖“丝”的产品。一些非羽绒的保暖填充料,通过使用“羽绒棉”“科技绒”“生态羽绒”等名称,让消费者误以为是羽绒,以抬高产品售价。

寒潮一来,羽绒服便成了御寒的刚需。

然而,一则在社交媒体上发酵的“300元以下基本买不到真羽绒”话题,却让不少消费者在冷风中多了几分犹豫:低价真的买不到真羽绒吗?每年冬天,这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总会伴随着对品质的担忧卷土重来。

近日,全国首个羽绒服质量分级标准在“中国羽绒服之都”浙江嘉兴平湖发布,试图以一把从A到5A的精细标尺,终结市场的混乱与猜疑。围绕“羽绒服怎么选”“如何买到真羽绒”等消费者关心的问题,潮新闻记者采访了标准制定相关人士与多位从业者。

价格迷思:300元能不能买到真羽绒?

“这说法不完全对,价格确实是重要参考,但不能简单以价格论真假,因为购买渠道和购买时间是关键。”在平湖经营羽绒服生意二十多年的张一剑告诉记者,羽绒价格波动剧烈,以今年为例,8月前一吨90白鸭绒约为35万元,近期已涨到48万元,每件衣服的原料成本就相差超过100元。“加上加工费、辅料成本等同时上涨,同一款羽绒服在不同季节价差可达一倍。”

羽绒服工厂负责人祝览月也表达了相同的观点,他坦言作为厂商,行业产能过剩导致大量当季滞销库存被迫低价清仓,尤其女装款式迭代极快,“很多做出来的衣服当季卖不掉,那么如果说他库存到第二年卖,厂家为了回笼资金,低于成本价抛售很常见”。

“我们每一个商家后面都有一家企业,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的羽绒服如此物美价廉,因为我们等于是源头。”张一剑则从产业带特性角度补充道,平湖商户因常年专攻羽绒服,多在淡季提前备货,此时原料和加工成本较低,因此即使在300元左右的价格区间,也能提供真羽绒产品。“就像我们会提前囤一些鹅绒,这样成本也会比较低。”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不少主播和电商往往在销售旺季才临时入场抢购现货。面对火爆的市场需求,他们不仅常陷入“有钱没货”的窘境,还要承担因集中采购而水涨船高的原料与加工成本。

“整个市场一热起来,电商都来抢现货,原材料、加工费都在涨,有些人为了拿到货甚至不惜加价。”业内人士秦灿(化名)坦言,“这部分被推高的成本,最终都会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秦灿进一步分析,作为一手厂商,有时为清理库存可以接受微利甚至亏本出货;但作为销售端的卖家,则必须保证自身利润空间。“直播带货虽然打开了新的销路,但其运营模式本身也决定了它的成本结构更高。”

因此,对于精打细算的消费者来说,把握好购买时机尤为重要。“春夏季节购买反季羽绒服是最划算的,”张一剑建议,“这时候不仅能买到真正的羽绒服,还能捡漏一些清仓的羽绒服。”

源头保障:一把“5A”标尺的诞生

“低价=劣质”的标签,也曾让平湖这个全国最大的羽绒服产业带倍感压力。

“外界说的‘飞丝绒’,在平湖本土生产的羽绒服中,其实已经几乎不存在了。”秦灿表示:“我们一年四季365天都在做羽绒服,品质是我们最注重的。”

ScreenShot_2025-10-30_083035_034.png

平湖·中国服装城

近日,平湖联合五省(市)17家单位共同发布羽绒服质量分级标准,在国家标准基础上进一步细化,以绒子含量、蓬松度等五项关键指标,将产品划分为5A至A五个质量等级。与之配套的分级评价平台同步上线,实现“一件一编号”“一件赋双码”的精细化管理。

“保暖的核心是朵状的‘绒子’。”平湖·中国服装城运营总监陈杰用解释道,“新标准直接告诉你朵绒有多少,更能体现真实保暖能力,让用碎绒丝充数的产品无所遁形。”

这一变革让原本依靠价格和手感猜测品质的消费体验成为历史。如今,消费者通过清晰的分级标识就能直观判断产品质量,这不仅是一份实用的“选购指南”,更是行业自我规范的“品质标尺”。

目前,平湖已有17家企业率先通过严格检测,成为首批获得3A以上评级的品质标杆。这些企业的产品均实现“一件一码”,消费者扫码即可查询权威检测报告,实现放心选购。

除了推行分级标准,服装城也在主动推进品质升级。陈杰介绍:“我们在三楼专门设立‘原创严选专区’,通过市场方的严格筛选,集聚了一批专注90绒、坚持原创设计的优质商户,确保该区域的整体品质水准。”

“5A质量分级的话,确实对这个行业的发展会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祝览月表示,如今许多羽绒供应商也已经提供溯源服务,加上企业自身对品质的严格把控,多方合力,一起推动市场走向“健康的有序的竞争”。

消费者指南:如何挑选羽绒服?

那么,除了扫描“羽绒服质量分级”二维码进行核实,消费者在选购羽绒服时,还能通过哪些方法辨别真伪,挑选到高性价比的正品呢?

“首先,品牌和经营主体是消费者需要考量的重要因素。”陈杰表示,“如果是波司登等知名品牌,或者在直播平台中信誉度较高的经营主体,这些都是比较可靠的选择。”

祝览月则指出,在主流电商平台的官方旗舰店中,从两三百元到六七百元不等的羽绒服,其充绒量、含绒量等关键指标基本都能达标,“相较于商场里的同类商品,线上渠道的产品确实具有明显的性价比优势”。

多位业内人士在接受采访时都表示,水洗标和吊牌是了解羽绒服品质的关键。张一剑特别强调要认准“绒子含量”:“一定要看水洗标上是否明确标注‘绒子含量’,而不是简单写‘白鸭绒’。”他解释说,“绒子含量”是保暖的核心,目前新国标用“绒子含量”取代了过去的“含绒量”。

除了绒子含量外,执行标准同样重要。“应选择标注‘GB/T 14272-2021’新国标的产品。如果标签信息模糊,只写'白鸭绒'等笼统表述,却缺少具体的绒子含量和执行标准号,就需要谨慎购买。”

此外,价格也是衡量质量的重要因素。“如果是秋季穿的薄款羽绒服,价格在200元左右是合理的,因为这类产品充绒量较少,做工和面料相对简单。”陈杰也提醒消费者,“如果是采用三防、五防等功能性面料的羽绒服,单是面料成本就要五六十元,这样的产品售价肯定要在三百五十元到四百元之间。”

选购指南:

看清绒子含量、充绒量等核心指标

自2022年4月起,新的羽绒服国家标准(GB/T14272—2021)正式实施,为我们提供了最权威的选购指南。最关键的变化,是将“含绒量”修改为“绒子含量”。新国标要求,绒子含量明示值不低于50%,才能称为羽绒服。

因此,选购时请务必抓住以下三大核心指标:

1.看执行标准:认准吊牌或水洗标上是否标注GB/T14272-2021。这是新国标的“身份证”。

2.看绒子含量:数字越高,保暖性越好。常见的有70%、80%、90%,可根据需求选择。

3.看充绒量(克数):这是决定保暖程度的关键!同样90%绒子含量,100克充绒量与200克充绒量保暖性差异巨大。需结合所在地区冬季温度选择。

实用技巧:

一摸、二按、三闻,快速鉴别

除了看标签,我们还能通过简单的方法现场初步判断:

一摸:感知填充物质感

用手轻轻捏住羽绒服的主体部分,反复揉捏感受其中的填充物。如果手指能明显感觉到有很多硬硬的小杆状物,说明这件羽绒服的羽毛梗含量较高,或者是粉碎毛片,绒子含量可能偏低,保暖性会打折。如果羽绒服摸起来非常柔软,只有一团团柔软的“朵绒”感,说明绒子含量高,品质好。

二按:测试蓬松回弹性

用手按压羽绒服主体,松开后观察。优质羽绒服会迅速回弹恢复原状,说明蓬松度好,羽绒含量高。如果回弹很慢或留下压痕,则可能填充了杂质或劣质羽绒。

三闻:辨别气味

凑近闻一下羽绒服。合格的产品不应有刺鼻异味。优质羽绒经过严格清洗消毒,仅有轻微的气味。如果味道浓烈刺鼻,说明处理工艺不过关,慎买!

相关阅读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